云上答辩见真功,一个不落全通过
(通讯员刘碧)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员工不能按时到校参与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根据“员工停课不停学,毕业生按时毕业”的要求。经院领导协商决定,公司毕业生毕业论文采用云上答辩方式进行,并录制视频或音频以供后续的检查。应化系12位指导老师共指导34名员工的毕业论文,分为三组,每组10~13名员工,组长由朱晓明、李月生和胡国文三位教授担任,于2020年5月16日上午8:00开始答辩。
员工的毕业论文经过“中国知网”查重,重复率都在30%以下,均获得答辩资格。员工们都非常积极,提前15分钟就进入腾讯会议。按照老师的安排,有序进行答辩工作,员工展示制作的PPT,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地从论文的选题目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答辩老师根据论文内容和员工的阐述提出相应的问题,大多数员工回答简明准确。说明了员工对论文课题研究较多较深,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有效的归纳整理,理解得较为透彻。
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与交流信息的过程,一方面,毕业论文答辩为员工提供了一次自我锻炼的平台,也是展示员工智慧、勇气和口才等全方位才能的最佳时机,更是员工从答辩老师那里学习新知识和宝贵建议的难得机会。另一方面不同员工的毕业论文课题不同,涉及的面非常广,有功能材料、电化学、涂料、有机合成等领域,老师也可从中得到启迪,开拓了视野,也收获了不少知识。
最后,答辩组长就本次答辩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和建议,经商议,毕业论文答辩都通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员工为毕业论文努力过,钻研过,打磨过,精雕细琢过,才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图1 员工展示研究框架的PPT

图2 员工展示石墨烯制备方法的PPT

图3 胡教授批改员工的批改论文